新华社西安5月9日电 那些习武的“护士”“老师”们
新华社记者郑昕
闫思语,这名长着一张“萌萌哒”圆脸的16岁女孩,舞起短刀时如游龙般英气逼人,眼神中甚至犀利到带着些许“杀气”。走下武术擂台,学小学教育专业的她却有着最“少女”的职业梦想,那就是做一名幼儿园阿姨或者小学教师。
闫思语
一般人也许很难把和蔼可亲的幼师和英姿飒爽的武者联系到同一个人身上,闫思语却说:“我都被叫‘女汉子’很多年了,以后真要如愿当了老师,我在带文化课之外,既可以教孩子们练功夫,遇到危险还能保护他们,肯定会特别受欢迎。”
闫思语是一名陕西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她就读的这所非体育院校,却有着全市最大的武术运动锻炼人群。
学院日常训练
不同于大学,职校学生从十六七岁入校所学专业很可能就是自己今后一生依靠的技术职业。这些毕业后就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护士”“老师”“技工”“阿姨”们,在青春年华接触到武术这项强身健体的运动,也从中领会了尊师重道、遵守纪律的武德。
在今年4月安康职院田径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武术表演压轴登场。技师学院师生带来的八极拳、护理学院师生带来的太极拳,再加上武术器械表演等,开幕式俨然成为一场“武林大会”。
学院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的武术表演
“现在职院下属的每个学院里几乎都有自己的特色武术队,超过名学生经常性参与武术运动,相当于在校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学院*委副书记张慧丽告诉记者。
这多名学生的“总教头”,是安康市武术名家汪勇,他如今也是职院下属护理学院的*委干部。这位因舞得一手好关刀而被武术圈尊称为“汪大刀”的练家子8岁开始习武,青年时曾在西安求教于陕西武学泰斗马振邦,并多次获得省市武术冠*。
今年55岁的汪勇说:“好几位老师建议我在工作之外开班收徒,别把这身武艺荒废了。学院也很支持,专门在图书馆辟出了一块空间作为训练场地。”
总教练汪勇
在学校迁入新址后,“汪大刀”启动建立武术队,他在报名的数百名学生中精挑细选60名体质好、能吃苦且热爱武术文化的孩子,将自己大半生之所学悉数传授给这些此前并没怎么接触过武术的学生。队员也用精彩的表现,在去年安康市运会上摘取多枚金牌回报恩师。这一处完全由教职工业余搭建起的武术交流平台,如今成了安康市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并被学院授予“汪勇武术工作室”的称号。
“把汪老师的品牌打出去,大大推动了职院的知名度。”张慧丽说,学院的武术教学完全免费,使得现在每天下午一个多小时的训练,不仅有很多本校学生参加,还经常有附近安康学院的师生以及不少当地群众慕名前来请教。
汪勇说,职校学生们正处在人生中最活跃躁动的青春期,给他们一个宣泄情绪、表现自己的舞台,引导他们崇武德、尊师德,有助于成长。“武术锻炼既给予他们一项受用终身的技能,也帮助他们树立正能量的人生观。我们在思想教育上也找到了一个载体,来点亮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学院日常训练
从小就有侠女梦的闫思语,作为参训学生中少数有武术基础的一位,其实在上课和练武之外最喜欢的是画画。“我特别喜欢同小孩子们在一起,所以初中毕业后进入了职院的师范学院,希望毕业后可以同小朋友们在一起,也把武术锻炼带入今后的工作中。”
编辑:岳东兴 图片:郑昕
签发:曹剑杰
版权归新华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