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况
灯塔镇位于东源县中部,灯塔盆地腹部,距县城30公里,属省级中心镇。地处国道和省道线交汇处,粤赣高速公路南北贯穿全镇,全镇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人(年),下辖13个行*村和1个居委会。其中:行*村(管理区)有安平、结游草、柯木、高车、*土岭、*埔地、玉井、梨园、莲塘、白寨、下围、丰园、新光。居委会:灯塔社区居委会。
地理环境
现有白寨水库供应全镇自来水,灯塔河贯穿全镇,流入新丰江,灯塔处在新丰江万绿湖上游,为保护水资源,历届镇委镇*府以保护环境优先,为市区、惠州、东莞、深圳乃至香港饮水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粤赣高速公路(设有灯塔出口)、国道、省道官汕线纵贯全境,距河源市区38公里、距广州公里、距深圳公里,交通非常便利。是邻近双江、涧头、顺天、骆湖等镇农副产品的集散地。于年7月,被省*府批准为中心镇。
自然资源
有耕地面积5.67万亩,其中水田2.57万亩,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灯塔资源丰富,全镇现有林地面积25万亩,可开发的以下的低坡山地8万多亩,以板栗、合柿为主的名优水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已初步探明的瓷土矿储藏量在万吨以上。新的一届*委*府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做好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这篇文章,发展新型工业,增加镇级财*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大力打造一个"诚信、务实、奋进"的灯塔,以创一流的*务环境来为外商提供一个"挣钱多,麻烦少"的轻松投资环境。
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灯塔镇充分利用灯塔盆地开发的有利条件,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以工业发展为核心,圩镇建设为重点,壮大经济总量为着力点,努力提高该镇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水平,促进该镇经济上新的台阶。据统计,年,全镇社会总产值为2.4亿元,工业总产值为万元,农业总产值为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各类种养专业户户,特别是以瑞昌、三友、埔地等大型养猪场为龙头,带动群众发展养猪业,目前已有养猪专业户户,同时,以玉井小康村建设为示范点,推动科学技术在全镇全面推广,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以千百购物中心为首的现代超市、壹品居为首的现代公寓房地产行业,带动全镇走向现代化生活购物居住方式。
基础设施
灯塔镇地处国道和省道官汕线交汇之处,并设立出口处,形成一个"三线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点,区位优势十分凸显。该镇一直都是相邻五镇周边约10万多农民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该镇历史悠久,民风淳扑,治安良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各自然村村道全面实现了硬底化,高车、结游草、玉井等村实现标准二车道水泥路面,有3个村正在筹建,其他7个村都在申报中;农技信息工程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宽带高速上网、电话四通八达,移动、联通信号覆盖全镇%,有线电视覆盖率达70%;
有中学1间、小学3间、幼儿园5间,医院1间,门诊5间,中心市场2个,有大型的文化活动中心;拥有医资队伍80医院,医疗器械设施、办院规模全县前茅;11万伏的变电站和日供水量吨的食水厂的扩建工程正在立项报建,预计一年时间建成投产;全镇规模已扩大到5.3平方公里,街道"亮化"、"绿化"工程得到完善。因此,这里的水、电、通信、教育、就医、集市、购物等都十分方便,是人们居住生活、经商就业的理想选择。
航拍鸟瞰图名字的传说一是,清道光十五年(年)在圩内高处建字纸塔,白天收集字纸置塔中晚上焚烧,火光映照,故名。今塔不存。年属河源县第三区。年建灯塔公社,年设区,年建镇。为丘陵平原区,高车河、灯塔河在境内注入新丰江。主产稻、大豆、花生、木薯,并产柿、茶叶、木耳、香菇、蜂蜜、松香等。林产松、杉、油茶。有兽药、砂炮、酱油、制砖等厂。为县较大集市之一。国道和官灯公路交会于此。二是,最早灯塔镇并不叫灯塔,在清代《河源县志》中记载的是——登答墟,登答墟隶属河源县永顺都蔡庄中约。同治版《河源县志》在河源客家话口音中“灯塔”与“登答”的说法非常相近。现今,很多老河源人的客家话发音仍把“灯塔”叫成“登答”于此,推测“灯塔”之名的来由也存在一种可能性——即因行*管理发展需要从与“登答”相近的客家话发音而得来。斑驳的墙体是深厚岁月的印证现代文明与历史的碰撞
居民的日常
简约的行*办公大门
集市中的庆新街
集市中的吉新街
灯塔大桥
灯塔河
文体中心球场
正在施工的文体中心
施工规划图
文体中心施工现场视频一
文体中心施工现场视频二
随拍街景
河提路
圆盘车站
到了东源灯塔镇,你一定要到牛峙山风景区看下,那里有风光奇秀,传说动人……请看其它媒体的描写:
牛峙山脚
灯塔牛峙山上有“神泉”!还能遍览万绿湖胜景
河源日报-12-:08
?
牛峙山海拔近千米,登上牛峙山最高峰,能远眺万绿湖美景。摄
在东源县灯塔镇南面约六公里处,有一座海拔近0米的山,名叫牛峙山。据《东源文史》记载,牛峙山共有级台阶,半山腰处建有一座清代庙宇。走完级台阶,便可登上牛峙山最高峰,山顶风景奇胜,可远眺万绿湖,周边乡镇也一览无遗。
据当地传说,牛峙山上的石头比别的山的石头要轻,是神仙顾念山民挑石上山太艰难而仙化变的,所以叫仙石。而建在牛峙山半山腰的清代庙宇,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人来祈福。如今,这里每年九月初九都会举行重阳庙会,到牛峙山祈福者达万人之多。
●牛峙山貌似一张“牛皮”
牛峙山因其貌似一张牛皮,又名“牛皮山”;又因其建庙后,传说常于庙会前夕,自动进来一头雄牛给信徒们宰杀供奉,故又称“牛雄山”。
第一次听说牛峙山,是与朋友闲聊之时得知。因为这位朋友是一名徒步登山爱好者,河源的名山他几乎走遍。在朋友眼中,牛峙山除了险峻,还是祈福、看日出的好地方。
日前,记者约上几位好友,在当地护林员赖兴周的带领下,第一次走进牛峙山。
牛峙山位于东源县灯塔镇南面约六公里处。从灯塔镇街出发,开车大约20分钟来到牛峙山山脚下。由于目前牛峙山还处于半开放状态,通往牛峙山山脚下的路还是*泥路,路面凹凸不平,一般的小轿车没办法开进去。
在这里工作了13年的护林员赖兴周告诉记者,牛峙山比较偏僻,而且交通不便,所以平日很少有人来游玩。他说,通往牛峙山山顶的路有三条,周边不同的乡镇可以通过不同的路通往山顶。牛峙山海拔近0米,周边无挡物,在山顶可远眺万绿湖,周边乡镇一览无遗。
牛峙山高峻险要。山之北面全是悬崖峭壁,石缝中仅有一条崎岖险道可通其第二峰;山之南是连绵起伏的山峦。驻足山顶远眺:西南面的河源市区楼宇、新丰江水库隐约可见;北面的灯塔、涧头、顺天、骆湖等乡镇田园山水尽收眼底。
半山梧桐
●牛峙山上每年举行重阳庙会
从山脚行走约40分钟,就到达牛峙山的半山腰,这里有一座庙宇。
据《东源文史》记载,清同治年间(-),牛峙山北面第二峰的半山处曾建筑一座约百平方米的庙宇,名叫“灵异大神庙”。
牛峙山古庙大门
相传灵异大神的前称叫平鼎大帝,史上称其曾夜出神兵战胜太平*,被同治皇帝恩赐为“灵异大神”。
那是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太平*名将陈玉成挥师北上,途经循州(广东河源)。驻*顺天的清廷头目卓某,网罗当地土豪地痞,在牛峙山下伏击太平*。太平*奋起迎战,后因急于挥师北上,无暇纠缠,故交战几个回合后即自行退阵。后来卓某谎报战功,假说此处有一神灵相助。同治皇帝听信谎言,除钦赐“灵异大神”外,并给卓某加官晋级。于是,卓某兴师动众,大兴土木,重修牛峙山庙宇。
关于牛峙山庙宇的说法有许多种。一说它供奉的神是玉鼎大帝(传说中的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十二金仙之一。玉鼎大帝排名第十)。二说是牛峙山庙宇建于该山山腰米处的平顶山头的一块大石上,呈燕窝形,当地居民就把所供奉的神明称为牛皮山阿公。三说是清代道士徐学源在传道中,为弘扬道教学说,自己在牛皮山上建碑立石为大帝公庙。徐学源道士仙逝后,后人将他立神牌位于牛皮山庙中,称之为平鼎大帝。至于哪一种说法是准确的?后人已无从考证。
据悉,牛峙山庙宇中原来有玉雕神像、神童、玉制香炉、玉雕石桌,现均已损毁或遗失。该庙宇在“文革”中被损毁,于年重修,在原庙址上修建了一座庙殿。
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人到牛峙山庙宇祈福。如今,这里每年九月初九都会举行重阳庙会(河源俗称“打醮”,是一种道教法事),前来祈福者达万人之多。
牛峙山古庙侧面
●牛峙山上有“神泉”
据《东源文史》记载,牛峙山神庙两侧有水井二口。左井作洗涤用,名曰洗手井;右井作饮水用,名曰食井。凡前来供奉者,必先于洗手井洗干净手方得入庙。右侧食水井,又称仙水井。传说前来祈福者喝此井水后,百无疾病,合家安康。
记者在牛峙山神庙脚下2米处找到一口水井,井口大约30公分,泉水清凉可口。据赖兴周介绍,这口水井就是传说中的“神泉”。该泉眼长年盛水,即使是大旱之年,泉眼中的水也不会干涸。相传,这“神泉”是牛峙山大帝恩赐给看管寺庙的神职人员饮用的,也是赐给祈福者饮用,以保平安。
田红秀
古庙前的祈愿树
牛峙山顶风光
交通指引:由于国道贯穿全镇交通较为便利。自驾车,在导航aap上搜索灯塔镇*府,即可前往!或在河源新城汽车站坐河源至忠信、河源至船塘、河源至上莞班车均经过灯塔街镇,基本上间隔十五分钟就有车!由于牛峙山风景区属于半开放状态,目前还没有点对点的公交,到牛峙山旅游,可自驾车前往梨园村或玉井村停放,再步行上山!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牛峙山漫山遍野的山花等你来欣赏啊!
摄影风云文编小坛校对小秋审核云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