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能源
六十余年云卷云舒,六十余年沧海桑田,六十余年筚路蓝缕,六十余年一路向前,乌海能源始终把坚持*的领导、加强*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根”和“*”,为国家及乌海周边地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乌海素有“乌金之海”之称,煤炭探明储量30多亿吨,以优质焦煤为主,约占内蒙古自治区探明焦煤储量的60%。
矿区新貌
筚路蓝缕荒漠现新城
康岳,老红*,老石旦第一位共产*员
翻开历史的画卷,年,老红*康岳来到乌海地区,接管老石旦煤矿的前身——石嘴山煤炭工业公司。次年,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支部,至此,乌海地区煤炭企业开始有了*的领导,有了红色印记。当时的生产工具只有铁镐、铁锨、背筐和小麻油灯,排水主要靠水桶扁担,人担肩挑,生产劳动条件极为落后,采煤方法也极为原始,主要靠“放架子”完成。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和生产生活条件,在*的领导下,矿区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扫盲运动,大力推广采煤新技术,矿工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产能力得到提升。
早期矿井工人进行简易支护测量
年,为响应国家号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来到内蒙古西部的甘德尔山脚下,承载着新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使命和梦想,开始了在困境中谋发展的艰辛创业之路。
第一批矿工的工作和生活
第一批煤炭建设者面对风沙、干旱、荒凉,以苦为荣,艰难创业,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一片荒山野岭中,拉开了艰苦创业的序幕。他们住地窖帐篷,吃小米咸菜,喝*河浊水,硬是靠人拉肩扛,拉开了“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的序幕。
凤凰涅槃重组换新生
在这一时期,乌海能源的前身乌达矿务局、海勃湾矿务局先后成立,两大矿务局职工及家属近20万人,占当时乌海市人口的一半以上。两大矿务局积极应对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把42个小煤窑改造成7个正规化矿井,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断推进企业内部改革,强化企业基础管理,落实*的知识分子*策,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发展多种经营,全面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煤炭产量逐年增长,安全生产和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第三产业兴旺发达,文教卫生蓬勃发展,职工福利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矿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年夺煤大会战
“两大矿务局”崛起,印证着万名建设者用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把一颗耀眼的珍珠镶嵌在祖国北疆的版图上,成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支援包钢建设和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优质焦煤,谱写了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壮美史诗,凝结着老一辈煤矿人一段热血沸腾的记忆。两局*委也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治核心作用,坚持*治挂帅,制定完整的煤田开发规划,健全基层组织,坚持群众路线,加强思想*治工作,一名*员一面旗帜,造就了乌海地区第一批产业工人,建成了煤炭基地框架,*组织的领导力、战斗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员们凭着一腔热血扎根西部戈壁,开疆扩土在荒漠上建起了一座工业新城,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煤炭生产不断刷新纪录。
井口动员会
“20世纪60年代,各级*组织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依然发挥领导作用,引导全体*员职工坚守工作岗位。广大共产*员坚持理想信念,自觉下井出煤,充分表现了为国分忧、勇于奉献的博大胸怀。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两局*委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引导全体*员和职工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和充实了各级领导班子,两局迎来了发展和建设的新时期。
两大矿务局的发展建设
八十年代,两局*委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从思想、组织、作风上进行全面整顿,吸收先进分子入*,全面提高*员素质和*组织的战斗力、感召力,矿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九十年代,原乌达、海勃湾两大矿务局由于人员多、企业办社会包袱重,加之运距远、运力受限等诸多原因,矿井产量始终徘徊在万吨左右,职工人数近6万人,经营陷入严重亏损,职工生活异常困难,曾一度拖欠职工工资长达13个月。面对困境,两大矿务局没有消极坐等,而是及时发出“二次创业,再铸辉煌”的号召,按照“以产定人、减人提效”原则,构建起“三条线”经营格局。与此同时,加大多种经营和农业开发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两个局先后兴建了水泥厂、焦化厂、菲达罐头厂、无缝钢管厂、电石厂、矸石发电厂等一批重点企业,为矿区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源。
海局大漠水泥厂验收移交大会
菲达罐头厂车间
跃进矿
年,经国务院批准,原乌达、海勃湾两大矿务局划归原神华集团统一管理运营,分别更名为神华集团乌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神华集团海勃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划归后,两矿业公司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经过不懈努力,渡过了难关。原煤产量从划归前年的万吨增加到最高值年的万吨。
蝶变之舞转型促发展
年1月,原神华集团在推进开疆拓土、重整河山、做大做强、打造辉煌战略目标过程中,整合乌海及周边地区的焦煤企业及资源,乌海煤焦化公司应时而生。
生产场景
年10月,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营管理格局,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进程,原神华集团再次整合乌海焦煤产业,将原神华乌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海勃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乌海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蒙西煤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四家企业重组整合,成立了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乌海能源的适时组建,重新整合和构建了乌海市的能源版图,有力地扭转了无序的市场格局,为统筹开发、合理利用乌海及其周边地区的煤焦资源,实现企地共赢创造了条件。
技术评估会
随着煤炭市场“*金十年”期的落幕,乌海能源产业结构“支柱不粗、优势不优”的劣势凸显;再加上人员多、资源少、包袱重以及煤质差等“疾患”集中爆发,乌海能源再度陷入连年亏损的“泥潭”。年12月,原神华集团公司*组决定把乌海能源公司的焦化产业(蒙西煤化公司、西来峰煤化工分公司、西来峰发电厂、西来峰硝铵公司)剥离,与巴彦淖尔公司重组整合成立神华内蒙古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现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公司)。剥离焦化产业后的乌海能源成为了一个主要集煤炭生产、洗选为一体的专业化煤炭生产企业。
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竞聘方案解读会
业务员笔试
乌海能源公司总部
年乌海能源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出“五步走”战略,大力实施减人增效、去产能、去杠杆,抓质量、强管理等一揽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改革实现了“软着陆”,乌海能源的发展又掀开崭新一页。公司*委发挥领导作用,为企业发展把关定向、引航掌舵,以“五个提升”为目标,推进管理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加快建成精干、安全、高效、和谐矿区,各级*组织以“*建+中心工作”为切入点,广泛开展“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面旗”等活动,实现了*建与中心工作互融共促、同步提档,年,乌海能源结束了连续6年严重亏损的局面,实现扭亏为盈。年至今实现了连续三年盈利,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呈现出安全工作创历史最好水平、多项工作成绩位居集团前列、标准化和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生产矿井实现高效开采、智能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科技创新喜获多项殊荣、劳动模范竞相涌现的蓬勃发展的景象,走出一条具有公司特色的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
综采机割煤,皮带溜子运煤
历经60多年的开发建设,一代代乌海能源人不忘初心,风雨兼程,锐意进取,在亘古荒原中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煤城。他们与时代同前行,与祖国共发展,为共和国的经济建设贡献了源源不断的乌金;他们勇于迎接困难与挑战,大刀阔斧实施改革,勇于突破困境,在新时代抢抓机遇谋求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地支柱企业,乌海能源地域影响力逐步提升,是乌海市唯一一户年销售收入近亿元企业,上缴税费占全市财*收入的近30%。特别是煤焦化电一体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地方工业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了当地商业、餐饮、等相关产业的繁荣,曾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最具贡献力的企业之一。
年夏天
从狂风肆虐、满目荒凉到如今美丽怡人的西北煤城和一座座绿色矿山,从没水没电、缺衣少粮到如今矿工们幸福安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肩扛背驮、锹挖镐刨到机械化开采,再到如今的智能化矿山建设的高歌猛进,几代乌海能源人以*的建设为引领,走过艰难困苦,踏过荆棘沼泽,始终初心如磐,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用智慧和汗水在乌海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阳关大道,用如椽巨笔书写着一个个属于乌海能源人的辉煌与传奇。走入新发展阶段的乌海能源,正带领全体*员干部职工群众坚持安全发展、智慧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按照集团公司“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的发展战略和公司“五个提升”总体目标,开拓创新,力争上游,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做出新的贡献。
欢
迎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