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5日,我随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在太原出席中国地方史志协会成立大会。先师应邀发表演讲,对地方志与地方史的关系作精辟地阐述,着重说明:
地方史是以记叙过去为主的,而地方志则是以记叙现状为主的。主题不同,各有各的侧重。
地方史主要记叙该地区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的活动,即使记录了自然现象,侧重点也是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地方志是对自然和社会两者并重的,对社会现象的记录也与地方史不同,不是用纪事本末体,而是用书志体。
地方史主要依靠史料,地方志主要依靠调查采访。
编地方史主要由史学工作者承担,地方志则需要有经济学者、社会学者、史学工作者、地学工作者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
30多年来,先师的这些论述已经得到方志学界与相关学术界的充分肯定,并且已为全国普遍新修地方志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如今,全国绝大多数行*区完成了首轮修志,一部分*区已经进入第二轮经常性的定期修志。中国悠久的修志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新修方志的经验,方志学界与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都使我们有把握将新修方志定性为特定行*区域的百科全书。
那么,方志与一般的百科全书有什么区别?在发达地区,一些行*区域已经有了自己的百科全书、“大典”,为什么还要修方志呢?
首先,方志有明确的地域性,即严格接照行*区划界定的范围,而一般的百科全书、包括以行*区域为范围的百科全书都要以百科之“科”为特点。为了保证一个“科”或具体条目的相对完整和全面,往往无法将论述的内容限制在某一*区。同样,方志、特別是新修方志,有明确的时间性,即其记载的内客必须以某一设定的年代为限。即使为说明历史背景或保持叙事的完整,有时免不了要追以往,也必须以设定的时间范围为主,只能给予有限的篇幅或字数。但百科全书的“全”,不仅是指内容、条目上的全,还必须保证内容或条目本身的全,应该从头到尾,有始有终。在内容的选择上,方志更强调本地特色。在兼顾学术、学科的原则和程序的情况下,更注意以地方性的标准作出选择取舍,确定轻重缓急。
其次,方志必须保证其资*和教化的功能,而百科全书的主要功能是学术和应用。这并不是意味着方志不讲学术,或不重视应用,而是说,在方志修纂的全过程中,始终要将资*和教化的功能放在首位。当这两个功能与其他功能或需求发生矛盾,或不能兼顾时,优先保证这两个功能的实现和完善。例如,无论是方志还是百科全书,都会受到篇幅、字数的限制。在设计框架、设定范围、拟定章节条目、安排次序、分配字数时,百科全书着眼于学科的完整、内容的全面、条目的系统,以学术标准区别主次,以使用者的需要考虑取舍。方志则必须保证资*、教化的主旨有充分的表达,相关内容有完整的记载,全书都要遵循基本的*治原则和价值观念。也不能为了迎合某些评论者的标准和某些读者的需求,或者一味强调通俗性、可读性,放弃或弱化*治原则和价值观念。
再者,百科全书需要多大的篇幅,完全可以根据本身的需要和可能决定,即使是专题性的百科全书,也可以出很多卷,很多万字。但方志作为地方*府编纂出版,并定期增补再版的正式出版物,其篇幅和字数应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大致与本*区的层级和幅员相称。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技术的飞速进步,大数据、云计算的运用,各种网络平台、地方性的数据库、统计资料、检索工具、年鉴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人认为地方志已没有修纂的必要。还有人认为只要将已有的全部方志制作成数据库,今后不仅可以便捷地检索利用,还可以根据其他数据的变化而自动更新,其功能中心取代新修方志。且不说目前离普遍运用这些新技术尚有不小的距离,要将这些理念完全变为现实更需时日,即使到了这一天,方志与数据库也是相得益彰,并行不悖,而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我相信,科学技术越发达,个人的多样化的需求越能得到满足。信息越丰富,数据越浩大,专题的、限制性的、个性化的选择越重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方志的功能和价值不可能也不会被其他信息产品所替代。
正因为新形成的知识和信息、随时产生的海量数据不可能自动形成方志合适的内容,所以方志有定期续修的必要。从图经、方志的修纂普遍化的时代开始,历朝都有定期续修的规定,清朝已形成六十年一修的制度。但由于天灾人祸、改朝換代等因素的影响,也由于对方志的作用认识不足,自清末、民国以降,很多地方志得不到及时续修,或者草草续修,留下缺陷或空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全面恢复。现在离上一次修志又有30多年时间了,盛世修志、续修,此其时矣!
不过,与历史上的续修相比,这次续修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甚至不啻一次重修。因为上次修志时国家甫经十年浩劫,疮痍未复,地方人才凋零,财力有限,往往收罗未尽,采访不周;或者事属草创,经验不足,体例不明,标准不一。虽已拨乱反正,而解放思想尚多顾虑,或心有余悸,或遗*未尽,或固步自封,或长期闭塞,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普遍缺乏正确认识,对各地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不够,因此修成的方志还存在不少缺陷。而且大多数地方离上次修志已逾百年,其间迭经战乱破坏,文献荡然,文物残破,绝非短期内或一次性所能续成。就一些新设*区和新开发地区而言,本无旧志可续,完全是白手起家,更属不易。总之,这次续修或多或少具有对前志补缺、纠偏和完善的任务。
另一方面,在以往30多年间,中国大多数地方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进步,远远超过了以往的30多年,甚至多年,改革开放成就之大,影响之深,发展之快,产生的新生事物之多,值得记载的范围之广,形成的信息和数据之巨,都是史无前例的,都有待于续修的方志加以总结和记录。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对方志的要求,方志修纂的理论需要丰富和深化、体例有待扩展和完善,采访、记录、储存、编辑、检索、传播、运用的手段都应不断创新,及时更新。
前一部《绍兴市志》出版于年,是全国首轮修志中的优秀成果。正如乡前陈桥驿先生所评价的:“《绍兴市志》的修纂,动员力量之众,收集资料之多,采访范围之广,编辑成稿之谨,在绍兴方志史上,实为前所未有,是以其成就卓著,殊非偶然。”“在绍兴这个历史文化名邦之中,文献浩瀚,佳志如林,而新修《绍兴市志》不仅足以承先启后,而且堪称后来居上。”尽管已有典型在前,新编《绍兴市志(~)》还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既继承了前志的严谨和规范,也体现了从实际出发面向未来的创新性。
任何地方志都应有断限,特别是承续前志、并按规定年限续修的新志。但从完善方志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方志存史、资治的作用出发,断限不应是绝对的“一刀切”,而要妥善解决前后衔接,使一些跨断限的重大事件、制度、人物留下相对完整的记载。首轮《绍兴市志》下限时间为年,《绍兴市志(~)》作为续志,时间断限原则上承接前志,但为完整反映绍兴改革开放的整体脉络,时间上限上溯至年,下限至“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年,部分内容如大事记、人物传及专记为尽可能完整体现事物发展情况,延伸至年,在记述断限内续志与前志有12年时间交叉或重合。
本着“明古详今”的原则,对续志时间断限内的两个不同时间段(年至年,年至年)的内容采取了不同的原则。对年至年时间段内容的记述,力求写出新意,避免对前志的简单重复,尽可能精练浓缩,简洁明了。对年至年时间段的内容则要求相对详细,力求完整。对必须增补的内容,无论属前志的遗漏,还是前志截稿后才产生的内容,如“拾遗人物”“抗战时期绍兴地区人口和财产损失情况调查”等,本志并未设置专门篇章,而是采取明补与暗补、集中补与分散补相结合的务实灵活的办法,将需要增补的内容融于正文之中。
《绍兴市志(~)》紧扣改革开放的主题、绍兴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并据以安排篇章结构和记述内容,通过升格、前置、专记及新创体例等做法突出重点。围绕绍兴历史文化古城的特点,在城乡建设等相关卷章反映绍兴对古城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与实践;设《社会科学》卷,展示绍兴人文社科研究,特别是越文化研究的成果;设《文化遗产》卷,以克服原有“文物”内容变化不大的不足,突出展示绍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设《姓氏家谱》卷,以体现绍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风俗方言》等卷,以表现绍兴社会风貌的剧烈变迁;设《居民生活》卷,展现绍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结合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注重对经济发展内容加以记述,经济内容占到志书文字的四分之一以上。设《建筑业》《旅游业》等卷,体现绍兴的产业特色;设“专业市场”“民营经济”等章节,体现绍兴的经济模式;专设“经济体制改革”一章,集中反映绍兴改革开放的历程。对信息化、能源、开发区等新兴事物单独设卷叙述以反映改革开放成果。在*治方面,设《执*纪略》卷,记述绍兴市委、市*府决策和实施过程;将通常的《*法》卷内容分拆为《公安司法行*》《审判检察》两卷,以体现改革开放后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历程。同时,吸收运用最新的学术成果,安排各类附记于志书各部分,丰富记述主体内容,体现绍兴地方特色。设《附录》以收录重要文献和专题,以补充志书正文之不足。
这些新的体例和篇章或许还不够成熟,个别设置也不无可商之处。但处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面对绍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方志工作者能不锐意创新,博采兼收,奋笔疾书,编纂出一部适应时代需要、使绍兴人民满意的新志吗?
我虽出生于浙江吴兴县南浔镇(今属湖州市南浔区),但祖籍绍兴,先父离乡谋生,在南浔安家。年春节,我还不满五岁时第一次回到故乡,重回绍兴已是51年后。但绍兴话是我熟悉的方言,霉干菜、萝卜干、咸菜汤是家常菜,绍兴的旧事、“沙地”的生活和早已迁居于外地的亲戚都是长辈和客人经常的话题。等到自己有了阅读能力,看了不少与绍兴有关的书籍文章,总觉得其中的绍兴属于遥远的过去,或者是其他人的绍兴,就连鲁迅笔下的绍兴也离我心目中的故乡很远。等我自己从事历史地理研究,亲炙先师季龙先生(浙江嘉兴人,远祖迁自绍兴)与友人谈论绍兴,多次聆听陈桥驿先生讲述绍兴,我才逐渐明白绍兴本身的时间、空间、社会差异和各自的意义,并进而思考为什么在同样的地理环境下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
自从人类开始
专题:建筑画的批判性再思
本专题聚焦建筑画在建筑师手中如何成为一件积极的工具,既带有学科的批判性(criticality),又表现建筑师独有的个体性(individuality)。王辉选取六位建筑师的画作为案例,从古至今,从西到中,简要勾勒出绘画作为建筑师工具的小史,并对其工具性提出质疑。江嘉玮专注维欧莱-勒-迪克一生的绘画创作与其人生历程的影响,通过阅读该建筑师的图档、通信、日记等资料开展了一次精彩的个案研究。此外,幸获西方园林理论专家约翰·迪克逊·亨特教授授权,潘玥、薛天、江嘉玮三人翻译了他关于约翰·拉斯金与“诗如画”理论的名文。这三篇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