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我才只知道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拍的是安康
TUhjnbcbe - 2020/12/23 15:11:00

彩色的安康

安康

我们的祖辈

记录

60多年前,一位来华访问的名叫卡尔莫特森的挪威人,用一部时长81分钟的彩色电影,留住了当时包括华北、华东、西北、中南、西南地区的10余座城市的珍贵影像,而全片中展示最为充分的,就是陕南小城安康昔日的风土人情,足足有12分钟。据专家考证,这部摄于年的影片,是记录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

记忆

原富人街“小北街”

外国拍摄者当时为何要来安康?

“当时看到后,我很激动,央视的片子当时也放的是关于安康的片段,为什么呢?说明安康有代表性,这个拍摄者当时就是受委派来安康,总结、推广所谓的成功经验来的”,据罗先余考证。

“在安康,外国传教士的活动是比较早的”,罗先余介绍,早在清光绪24年(即年),英国传教士车步云就来到安康,在西关购民房设立福音堂,开始传教,信教人员渐渐增多。后来大名鼎鼎的牧师尤汉森来了,这位挪威人精通中国风情,同时又具有爱心与经营头脑,他曾于年到汉中学习过汉语,年到安康传教,同年他的美国籍女友也追随而至,两人遂于安康结婚。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传教士与当地各方的关系时好时坏,但安康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丰富的物产,又让“外来者”颇难割舍。于是,年,尤汉森升任安康地区总牧师,看守此方“重地”。他确实做了一些善事,治理霍乱,医院,增设临时医疗点,救治被日本飞机轰炸的伤员等,于是被各方所接受,而他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安康方言,也在民众中颇具亲和力。

因为尤汉森工作出色,年,挪威国外传道部主席卡尔莫特森便专程前往拜访,重点是安康,以总结并推广经验。于年在美国问世的彩色电影,当时尚是西方上流人士的新宠。携带彩色电影机的卡尔莫特森,就由菲律宾绕道台湾岛东,乘船抵青岛,南下上海,北上北京,途经西安、商洛来到安康,在安康呆了一段时间后,又游历湖北,最后溯长江而上至重庆、成都、眉山等地而归国。他沿途拍摄了大量的人文风情、山川建筑、河流关隘等,年,卡尔莫特森回国,将在中国的见闻制成影片《我看到了年的中国》,电影轰动了挪威。

记忆

安康竹器手艺

陕南风情琳琅满目

“令人非陕南常惊叹的是,这个片子不长,却把安康的风土人情基本上都包括进去了,你看,从婚丧嫁娶,饮食服饰,到耕田劳作,应有尽有,有染布、造伞,有挂面、搅水,有赶集、浇田,有演戏。你看,这里是西关,这是现在的小北街,这是我们现在搞龙舟赛的地方,哎哟,这些以前都是荒地,现在那是非常繁华了,这个楼拆掉了,哎呀,太可惜了……”镜头一帧帧播放着,罗先余指认着,有人头济济的福音堂,医院,也有昔日雄伟而后来拆掉的安康老城墙。

12分钟的短片里,安康风情民俗得到了丰富展现。从服饰上看,不分男女老幼,几乎每人一顶帽子,而人流穿梭的街巷,也显示了安康商贸经济与手工业的繁荣。两个小脚老太太推石磨的场景,令人感到农人劳作的辛苦,而有个妇女捏着一个烟袋锅在那儿吞云吐雾,看上去倒也蛮自在。有的饮食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比如“炒饺子”。

影片起首展示了安康的丧葬习俗,红色棺罩迎风飘荡,而在片尾的婚俗仪式上,大红花轿艳丽夺目,花轿里坐了个戴着大眼镜的少女,红扑扑的脸上稚气未脱,也许还是个童养媳,她困惑的表情,似乎在想着如何去面对即将开始的生活?后来人生命运如何?这些问号都会浮起在观者心中。在集市上,卖菜卖肉者络绎不绝。从福音堂里走出来的,是信教的各色人等,有夹着包的公务人员,有学生装扮的年轻人,也有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老太太,有人在微微笑着,有人显得心事重重。人们夹道相迎中,缓缓开来了安康第一辆汽车,一辆雪佛兰,前车窗边站了个欢笑的小孩儿,是尤汉森的儿子尤约翰。“有些地方变化非常大,有些则一直保持到现在。”影片中颇多自然风光,撑船者迤逦而过,两岸青山隐隐,汉江碧波粼粼。

记忆

老安康八大怪之妇女叼烟袋

珍藏在挪威63年前的安康

“63年,在历史上是弹指一挥间,而对一座城市来讲,却可能是沧桑巨变。抗战胜利后,安康城区经历了解放战争、建国后的私产改造、十年文革中的武斗、特大洪水灾害,加上现代建筑,人们竞相拆旧建新,回过头来看看以前的安康,今昔对比,令人很是感慨。”

记忆

尤汉森和妻子艾琳给患者拔牙

挪威基督教信义长老会尤约翰牧师来到安康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才只知道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拍的是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