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端午节,它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乱。”“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从端午的比较容易记住的诗词中,可以看出端午节的一些习俗自古有之。
端午节有什么意义呢?端午节的寓意: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来源,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上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后,当地人伤心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呢?烟台这边端午节的风俗习俗主要有:
1、吃粽子
在我国春秋时就已经出现粽子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吃粽子”,粽子是具有文化积淀的食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会往粽子里面加入红烧猪肉、咸鸡蛋、香菇、红豆等等食物,粽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比如有腊肉香肠粽、松仁莲子粽、蛋黄火腿粽等等口味,都是很补益身体的。我最喜欢吃的是大枣粽子。
2、戴五彩绳
五彩绳是由红、黄、蓝、绿、紫五个颜色组成的,寓意为祈福纳吉。五彩绳也被称为长命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等,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在端午节过后,人们会将五彩绳摘下来,系在门首、手臂、小儿项颈、床帐、摇篮等处,用来避邪、驱灾、保佑安康、益寿延年。因此,端午节带五彩绳是具有美好寓意和重要意义的。
3、佩香囊
古时候人们认为给小孩子佩戴香囊具有避邪驱瘟的效果,甚至会在香囊内部装上一些艾草、朱砂、香药等,然后再缝起来,再用一些五彩线扣在香囊的头部,结成一串。有些地区的男女会互相送香囊以表示爱意,不过现在很多人会佩戴香囊驱蚊子。
4、悬挂艾叶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在门上处悬挂一串艾叶,表示驱除瘟疫和瘴气。艾叶有一股清香,能够驱赶蚊虫,具有净化空气、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古代人们会在门上处插上艾叶以防止疾病传播。在端午节的时候插艾叶的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
5、赛龙舟
在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也是一个传统活动,在一些靠近河流的地区经常会举行赛龙舟活动。相传屈原投河自尽后,渔夫划船在江中打捞屈原的身体,然而依然没有找到,人们为纪念屈原,会在每年的五月五号划龙舟以表示对屈原的哀思。
端午节有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中国的端午节使人们必须保持肃穆心态的节日。在这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端午节被定为法定节日,为人们过好端午节提供了良好环境,唤醒了很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它有质朴而美好的一面,与生活息息相关,和现代生活为融为一体可以展现更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