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4日起,陕西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暴雨综合强度达到年以来全省主汛期第5位。
全省各级气象部门以雨情为令,预报准确精细,服务及时主动,为科学调度提供依据,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
榆林:精细服务保塞上安澜
8月4日至6日,陕西省榆林市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全市12区县防汛有序有力,万群众“零伤亡”的背后,是气象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生动实践。
早在8月2日下午,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就紧急会商,研判出此次暴雨落区及趋势走向。根据气象信息,防汛部门立即开展相关部署。
3日17时40分,榆林市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打响了与暴雨赛跑的“发令枪”。
4日,强降雨如期而至。市气象台与区县气象台加密会商,有序发出预警信号、通报雨量实况。区县政府据此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防汛救灾工作。
清涧县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民居以窑洞居多,地质灾害风险较高。收到气象预警后,主城区五个片区按照既定方案先期撤离户人。5日2时,防汛巡逻人员发现城区虎头峁地段排水不畅,有塌方危险,县防汛指挥部根据气象预报果断决策,在危房坍塌前将危房住户4人紧急转移。
6日上午,强降水主要过程结束。省应急管理厅充分肯定榆林的防汛工作:“如此大范围的强降雨,没造成特大灾情和人员伤亡,首先是气象预报精准,做到了提前预警,特别是短临预报十分准确,为科学防汛提供了可靠依据。”(王旭贺彦兵)
安康:靶向预警抢出生命时间
8月6日至7日,陕西省安康市遭受暴雨袭击。
7日凌晨,雨势加强,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连同市防办领导进驻安康市气象台现场指导会商。
一份份气象灾害防御服务材料向各成员单位发出,一条条预警信息迅速传到各防汛负责人和信息员的手机上,各区县闻“汛”而动,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转移低洼地带人员和财产。
在收到旬阳县气象局发布的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后,桐木、小河、仁河口等镇的气象信息员第一时间向镇领导汇报,并提醒全镇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村村干部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