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气象事业不断发展、欣欣向荣的70年。以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座谈会为契机,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有关决策部署,为实现气象强国目标而不懈奋斗。
日前,中国气象报推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系列评论员文章,多角度阐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现将系列评论员文章合订推出,共广大气象工作者学习、收藏。
目录
1、加强党的领导照亮强国征程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系列评论之一
2、弘扬气象精神凝聚磅礴力量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3、面向“精”处发力踏响气象足音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系列评论之三
4、直面人民期许践行气象使命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系列评论之四
5、筑牢第一道防线厚植民生福祉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系列评论之五
加强党的领导照亮强国征程
本报评论员
时序轮替春潮涌,征程再启气象新。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座谈会胜利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新中国气象事业70年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阐述新时代气象工作的使命任务,吹响了在党的领导下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气象强国的前进号角。
走过波澜壮阔的70年,新中国气象事业今已换新颜: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成,倾情守望风云变幻;精细化、无缝隙的气象预报业务体系构建起来,智慧感知阴晴冷暖;面向决策、面向民生、面向生产的气象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科学支撑趋利避害;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彰显大国气象风范……再回首,我们感佩于气象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焕发的强大能量,更不禁思索:70年之间,从“一穷二白”中艰难起步的新中国气象事业,何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开辟新境界?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气象事业的根本保证。”会议对新中国气象事业70年实践经验的首要阐述,是最好解答。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的领导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治国理政才有方向、有章法、有力量。新中国气象事业70年发展历程,正是其鲜活印证——从“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到“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始终不变的是党中央的殷切期盼;从军队建制到政府建制,再到建立符合气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始终不变的是党中央的高瞻远瞩;从百废待兴时的举步维艰,到高质量发展时的勇攀世界气象强国高峰,始终不变的是党中央的正确指引。可以说,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气象事业才得以时刻紧贴国家、时代和人民要求,沿着健康可持续的轨道行稳致远;而新中国气象事业70年的辉煌成就,亦是党和国家制度、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生动体现。
行至新起点,置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下,我们从气象大国迈向气象强国的信心笃定,亦深知强国之梦绝非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纵观国内,国家重大战略向着更深广层次推进,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接踵而至,我国经济锚定高质量发展毫不动摇;俯览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向气象强国迈进的征程中,不知还要爬多少坡、过多少坎,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克服多少艰难险阻。要完成艰巨光荣的历史使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从根本上要靠党的全面领导。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我们必须以党的全面领导照亮奋进征程,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夯实气象事业蓬勃发展的政治基石。对于全体气象党员干部而言,如何最大限度地把党和国家制度、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转化为气象事业的发展成效?考验着思想认识,亦考验着能力水平。这要求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自觉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谋划推动气象工作,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也要求我们必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从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需求出发,在推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党领导气象事业发展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号角嘹亮,击鼓催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踏响加快建设气象强国的铿锵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弘扬气象精神凝聚磅礴力量
本报评论员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项事业的强大,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12月9日,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座谈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了新中国气象事业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对广大气象工作者在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要发扬优良传统,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拉近历史的镜头,我们不难发现,新中国气象事业70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薪火相传、砥砺前行的奋斗史诗,也是一首人才辈出、壮志豪情的精神赞歌。从夙夜为公、舍我其谁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到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科学家,从奋楫争先、勇挑重担的先进模范,到甘于清苦、默默奉献的基层职工,一代代气象工作者把个人价值融入国家人民事业之中,把气象现代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经过长期奋斗,培育、继承和发展了优良的传统与作风,凝练出属于气象工作者的强大精神力量。
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着伟大事业。
回顾过去,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成为推动气象事业不断发展前进的密钥,激励着广大气象工作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光辉业绩;这种精神历久弥新,因为事业发展的赋能,其内涵在代代传承中不断丰富,形成了可以长久滋养后人的价值谱系。它以追求“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每一天,表达着气象工作者爱党报国的坚定立场、服务人民的赤子情怀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科学求索的价值取向。
面向未来,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担当,怀揣着建设气象强国的理想目标,广大气象工作者必须继续传承和弘扬气象精神,奋力书写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新篇章,才能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气象精神,就是要自觉践行伟大的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发展事业,就必须要奋斗。而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是在继往开来中奋力推进的。60年前,陈金水等老一辈气象人在海拔米的安多,建成了“天下第一气象站”;60年后,新生代气象人孙立,在祖国南端,把有人值守的南沙岛礁气象站守了个遍。20年前,长江遭遇罕见特大洪水,预报员枕戈待旦,17轮强降水过程无一漏报;20年后,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我国,十八般“硬科技”齐上阵,气象人仍日夜坚守,未敢懈怠。这些“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奋斗身影,正是我们逐梦前行最深沉的力量。在新的长征路上,要取得新的更大成就,我们必须扛起更为艰巨的责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气象精神,特别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要建设世界气象强国,就必须把气象科技创新摆在现代化气象强国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就必须有一支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气象科技人才队伍。犹记得,在70年历史坐标中,一批海外气象学子响应号召,毅然归国投身祖国建设;卫星气象工作者登上青藏高原开展“救星”试验,于上万次手写运算中破解定位难题;几代数值预报人“数十年磨一剑”,开辟出一条基于我国自主核心技术的数值天气预报体系;一群专业“捕风人”坚持把人民安危放在心头,终使台风路径预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了他们的努力,才有了气象科技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壮阔发展。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家、人民的殷殷期待,面对“卡脖子”的核心科技难题,气象科技工作者更应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为建设气象强国凝聚磅礴力量。
新时代东风浩荡,中国梦曙光在前。下一页精彩的气象篇章书写已挥动笔墨。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气象工作者将继续传承、践行、发扬气象精神,这既是我们骄傲和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攻坚克难的根本力量,在其推动下,气象事业必定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面向“精”处发力踏响气象足音
本报评论员
如果时间能留下声音,那么,走过70年的新中国气象事业,定是一首与共和国发展同频共振的交响曲。在这气势磅礴的乐曲中,“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就是被反复奏响的最强音。“广大气象工作者为促进国家发展进步、保障改善民生、防灾减灾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这铿锵之声的背后,是全国气象部门为气象现代化不断推进所付出的努力。
坚持气象现代化不动摇,成为70年来气象事业的兴业之路。从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人关心以卫星气象事业为代表的我国气象现代化发展,到年《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出台;从年国务院“三号文件”提出“到年我国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部门以“智慧气象”为抓手开启新的征程……70年来,全国气象部门一以贯之地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监测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信息系统,无缝隙、智能化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逐步升级,海量气象资料汇聚成惠及多地多领域的数据库,高速传输通道铺设起面向全国的信息网……在深厚技术积淀之上,气象服务领域更广、内容更精、效益更显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始终保持在85分以上的公众满意度便是最好证明。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气象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同时,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频发、重发趋势,给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针对性带来更大挑战。新征程要扬起新风帆,党中央已为气象工作者指明了航向: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这要求——
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总引擎”。监测是基础,预报是“生命线”,服务是关键!提升能力要靠核心技术突破,只有在数值预报、多源监测数据同化、信息化等方面狠下功夫,融合应用各领域前沿科技,才能啃下突发性、灾害性、转折性天气监测、预报这块“硬骨头”;只有做好覆盖长期、延伸期、中期、短期及短临的无缝隙、递进式预报,才能为“服务无死角”夯实基础;只有扣紧供给侧改革,让“好钢用到刀刃上”,才能解决气象服务针对性不强的“痛点”。
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重要特征。一个国家能否立于世界气象强国之林,关键在于能否在监测、预报、服务领域交出“高分答卷”。党和国家有期待、百姓有需求,气象工作者就必须有作为!面对事业发展途中的“娄山关”“腊子口”,气象人将以“精”字为标杆,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锐气;以“精”字为标准,为气象现代化注入“高质量”的持久动能。
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走出去”的“精品标准”。我国被公认为是气象国际合作的典范。眼下,我国正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气象事业也要深度融入。不断提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和建设,是新时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之一,更是体现大国担当、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举措!能力与责任相匹配,就要从“精”字入手,以精密、精准、精细谋求“精品”,为我国乃至世界人民提供更多福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用勇气打破思想观念束缚,以信念深耕业务能力建设,拿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抢抓机遇、勇对挑战,以现代化建设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留下铿锵气象足音。
直面人民期许践行气象使命
本报评论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服务人民,气象有责。
波澜壮阔的70年,新中国气象事业镌刻下一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恢宏史诗。70年来,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始终是做好气象工作的不竭动力,也是气象工作者的质朴初心。气象部门将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着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取得了长足进步。
进入新时代,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已成为人民的愿望、社会的期许,无论哪一项都与气象工作息息相关,气象部门保驾护航,责无旁贷。而在七十载基业托举之下,气象部门有足够的能力与信心,书写为人民服务的崭新篇章。
保护生命安全,是气象事业的应有之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占各类自然灾害的70%以上,无论是暴雨洪涝还是高温干旱,都直接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球变暖这一大背景,又加剧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守住气象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始终是气象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人民对气象工作最大的需求。70年来,气象工作者不负重托,中国特色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基本建成、运转良好。面对新期待,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的进步,只有下一站、没有终点站,气象防灾减灾务求更精、更深。我们要继续拓展气象灾害监测覆盖面,深入探究灾害天气预报技术,彻底打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瓶颈。
赋能生产发展,是气象事业的精进之道。气象部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甘做社会生产发展背后的支撑力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融入行业发展润物无声。如今,获取和利用气象服务信息,已成为许多行业新的增长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如果没有气象部门提供的科学依据,两系法杂交稻的制种可能要推迟好几年”的肺腑之言,一语道出气象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时代在变化,需求也在更新:依据天气信息调整外卖送餐人员、快车司机补贴,用气象数据寻找最适宜的风电站地址,凭实时天气调整交通导航避开危险路段……当开放共享的气象信息遇到千姿百态的需求,我们要成为交通运输、新能源、农业、移动互联软件开发和服务、公共管理等各领域加速发展的“助推器”,让生产发展因注入气象元素而再次提速。
促进生活富裕,是气象事业的责任所系。当前我国虽然已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仍然很大。促进百姓生活富裕,是气象工作者应尽之责。在广大农村,按照气候区划进行种植、借助气候品质评估提升市场竞争力、依靠气象预警防御灾害……气象部门发挥趋利避害作用,让农民奔小康的步伐越走越踏实。“天然氧吧”“气候养生之乡”等称号,帮助拥有优质气候资源的城市擦亮旅游“金字招牌”。而在脱贫攻坚最基层,气象工作者正利用专业优势,书写着精准扶贫的高质量答卷,以期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在即,在脱贫攻坚战中,气象工作仍大有可为。要奋力发挥“趋利避害、减灾增收”作用,找出贫困地区独特环境、资源优势,助其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气象服务潜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民生红利。
守护生态良好,是气象工作的时代使命。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要求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天气气候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科学认识气候、主动适应气候、合理利用气候、努力保护气候,已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进入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的行动指南。我们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主动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着重强化与自然生态安全、人居环境治理、绿色产业发展相关的气象实时监测、动态评估、风险预警、科学修复和依法监管能力。执气象科技之笔,为祖国的绿水青山再增添一抹亮色。
春风浩荡,耳边吹响时代号角;服务人民,双肩扛起伟大使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新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将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促进国家发展进步、保障改善民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筑牢第一道防线厚植民生福祉
本报评论员
初心铸就伟业,使命引领未来。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座谈会中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自然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充分蕴含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深刻阐述了气象在防灾减灾中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为做好新时代气象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为广大气象工作者砥砺奋进、再创辉煌注入了强大信心与动力。
70年风雨兼程,中国气象事业深深植根于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具体实践,融会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的全过程,爆发出积蓄已久的巨大势能——趋利避害并举,建立了世界上保障领域最广、机制最健全、效益最突出的气象服务体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战略理念转化为行动实践,将防灾减灾救灾气象服务内涵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拓展,积极发挥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在综合防灾减灾链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
气象的脚步,在不断同自然抗争、跨越艰难险阻中愈发坚实——密织地空天气象监测预警网,成功应对超强台风、特大洪水、低温雨雪冰冻等重大气象灾害,为各级党委政府防灾减灾部署和人民群众避灾赢得先机;密织国省市县气象预警联动网,预警发布时效由10分钟缩短到5至8分钟,公众预警信息覆盖率达86.4%,在巧打防灾时间差、跑好减灾“第一棒”中创造了灾害防御“当惊世界殊”的奇迹。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防灾减灾之弦一日不可松懈。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当历史大潮越过新时代的门槛,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气象使命如何续写?
深刻把握时与势,将气象置于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更加突出的位置,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先机的有力保证。
筑牢第一道防线,要锻造以人民为中心防范化解风险的洞察力。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面对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趋势,要推进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类气象灾害风险、原因及其影响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
筑牢第一道防线,要淬炼依托核心技术稳立前移关口的战斗力。要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总引擎”,加强气象现代化成果应用,深入推进研究型业务建设,攻关气象核心技术,打牢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前哨站”的每一根桩基,将防灾减灾救灾的一道道关口前移并牢牢把住关口。
筑牢第一道防线,要激发紧扣责任链条高效协同联动的凝聚力。要把握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深化多部门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充分发挥气象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决策支撑作用,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保障作用,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个过程不放过,握指成拳,集腋成裘,凝聚伟力。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广大气象干部职工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敢为人先的闯劲、一往无前的拼劲、久久为功的韧劲,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气象保障。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审核:段昊书
作者:中国气象报评论员
图片: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