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为安康市中心城市所在地,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穿境而过、横贯东西,境内河流纵横,水量丰沛,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地。保护一方净土、守护一江清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多年来,汉滨区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扛牢一江清水永续北上的*治使命,全面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节水护水治水工作,汉江出境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年被国家水利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强化刚性约束,严格执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是破解水资源短缺,提高水资源承载,提升水治理能力,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举措,必须严格执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刚性约束,推进节约用水。为此,汉滨区多措并举,一是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强化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二是建立区级重点用水单位监控名录,将城镇非居民用水单位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强化日常监督管理,防止超计划用水。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在相关领域创新研究,为承担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河湖库渠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科学研究和技术示范的企业给予支持,树立鲜明*策导向。四是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干。“十三五”期间,全区用水总量基本保持平稳,每年控制在限定指标以内。强化综合施策,全面开展节水增效、减排、降损行动。水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须臾不能离开。综合施策,全面推进节水增效减排降损行动,即可以有效推进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又可以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提质。汉滨区一是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大力推进节水灌溉,以治水保水为主,大力推广管道输水、喷灌、滴灌、深松深耕、覆盖保墒等节水抗旱技术和工艺,降低水耗,提高水利用率,截至年底,全区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6.6万亩,年节水量万立方米。不断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推进适水种植、量水生产的同时,引进耐旱作物优新品种,加快发展旱作农业,实现以旱补水,目前全区经济作物优新品种覆盖率达到40%以上。大力推广畜牧渔业节水,以生态安全、水资源保护为核心,以科学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重点,通过推广干清粪、发酵床等工艺技术和措施,实现粪便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二是强化工业节水减排。持续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和设备,坚决关停一批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全面开展企业废污水再生利用,开展节水化改造。加强*策引导,推动工业企业改善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装备,促进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同时,实施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增效,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工艺和技术,不断提高用水工艺和重复利用率。年全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4.99立方米,比年下降15.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55.36立方米,比年下降32%。三是强化城镇节水降损。定期排查城镇供水老旧漏损管网,建立清单台账,有序改造提升,年全区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为9.11%。优先选用适生节水耐旱型植被推进城镇绿化,大力推广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积极开展节水型单位、企业和小区创建,推进各行业、公共机构和居民节水降耗,让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形成全区节约用水新风尚。加强节水宣传,着力推动节水护水治水深入人心。节水护水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近年来,全区高度重视节水宣传引导工作,让人民群众深入了解辖区水资源和水利发展状况,形成了“惜水、爱水、护水、节水”共同参与的社会风尚。一是全面开展宣教活动。开展立体式、多维度、高密度的宣传引导,在电视台、报社、网站等设立宣传专栏,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