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内容纯属推演,未必会实现,特此声明。汉中会不会成省?请阅读下文,并分享呼吁!
汉中人如何面对大势所趋下的汉中省?
“增设省份”是行*区划的重大改革,“汉中省”对于汉中人乃至整个秦巴地区居民来讲,无疑是惊天喜讯,一旦汉中与周边地区成功升格或者说恢复为省,那么当前被陕甘川边缘化的秦巴地区将自成中心,迅速步入高速发展的新纪元;对于省城汉中来讲,也将赢来全新的发展契机。在此,笔者就“汉中省”做如下论述,并希望全体汉中人能齐心协力、抓好机遇。
一、中国行*区划改革是大势所趋
中国当前沿用的“行省制”行*区划方式和框架始于元朝,野蛮残暴的蒙元统治者在划分*区时,根本不考虑区域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因素,只从用兵打仗和中央集权角度考虑,通过“犬牙交错”原则硬拼省级行*区,削弱地方认同,起到相互告密、相互钳制的作用,以实现其“以北制南”的用意。
明朝初年沿袭元朝的行省制,后虽然对行*区划做过一些调整,但只是修修补补,本质上没有太大变化。到了清朝,已“积非成是”数百年,何况满清和蒙元并没有本质区别;虽然康有为曾力主“废省存道”,但大厦将倾,光绪帝根本无能为力。
进入民国,行*区划改革曾被推到极为重要的日程。民国二年(年),熊希龄*府将“废省存道”列为三大施*方针之一;民国五年,国会议员孙洪伊曾向国会建议,全国划分为五十省,每省约辖四十个县,次年段祺瑞*府发表《改革全国行*区域意见书》响应;但均因遭各省*阀反对破坏无果而终。
民国十七年打倒*阀后,行*区划改革得以推进,但后因倭寇入侵而中断。民国三十年中央设计局成立了区划计划组,由地理学泰斗*国璋任组长,聘请专家多人,再行设计调整省区方案,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研讨,民国三十一年发表了《调整省区方案》。后由于国民*府被赶到了台湾而未能执行。
中共建*后,对行*区划进行了一定调整,如拆分平原、西康、热河、绥远等省,设立海南省和重庆直辖市等等;并由民*部主导在理论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年前后一度曾到高潮。其中,海南省和重庆直辖市的设立,当初就蕴含着为“省管县”作试点的目的,特别是重庆设“飞地区”(远离重庆主城区的万州区)的作法,可作为撤消地级市后原城市辖区归属的样本。但由于行*区划改革涉及面太广太深,所以迟迟未有实质性推进。不过,百年来行*区划改革探索已形成主流共识,即:对小县进行合并,全国设50来个省,每省辖40个左右县,直接实现省管县,以提高行*效率,减少官员数量,减轻人民负担。
此外,设省到50来个后,将新增加省城近20个,可有效地遏制当前超大城市(常住人口万以上)和特大城市(常住人口-万)继续增加和扩大所带来的交通拥堵、流动人口过多、饮用水缺乏及环境负担过重等诸多“大城市病”,有利于通过新省城的建设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均衡国家资源,缩小贫富差距,减少流动人口,让更多的人能分享到国家发展的成果,从而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行*区划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随着通讯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扁平化”管理已成为世界潮流后,这种趋势正在加强;何况中国公务员比重过多一直饱受社会诟病。
二、为何秦巴省地区应该单独设省?
在元朝以前,在历史的分分合合中,秦巴地区要么单独为一*区,要么与四川一体。在中国最早的地理书籍《禹贡》中,秦岭以南广大地区为“梁州”,而秦岭以北为“雍州”,可见当时秦岭南北已有分野。
从地理经济和文化民俗方面来讲,秦巴地区也具有一体性。秦巴地区有东西走向的秦岭、巴山横亘其中,有长江最大支流汉水流贯其间,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和自然生态条件的一致性,平川碧野万顷、村镇星布,稻花飘香、鱼肥莲壮,山地七沟八梁、农户疏落,林木丰茂,珍禽异兽、中药茶叶及山货特产散布其间。同时,整个秦巴地区均讲西南官话,喜好麻辣味,爱吃米饭吃鱼而不擅面食,性格特征上细腻、含蓄、沉稳、坚韧,不像北方人粗犷、张扬、大气、豪迈,也较为相似。而且几千年虽然时局不断地变化,但这些共性却一直未有改变。
这种天然的一体性,只有作为一个新的行*区后,才会更容易形成共识,才会彻底结束当前被所属各省边缘化的局面,才会更有利于整合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才会通过扶持更彻底地解决脱贫致富问题。
因此,秦巴地区单独设省极具合理性。
对此,在行*区划改革的各种版本中,“秦巴省”在网络上传播最为广泛。之所以广泛,是因为代表了民间对秦巴地区设省的高度认同。关于“秦巴省”的省名,估计是为了便于表述辖区范围便于沟通而临时拟定的,因为如若认真推敲,“秦巴省”的说法是极不妥当的,原因有三:
其一,从民国到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几乎没有称“秦巴省”的。民国时期所公布的不同版本中,秦巴地区所设省一律称为“汉中省”,可见当时的学界泰斗和*界要员对此是高度一致毫无争议的。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行*区划改革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社长、中国行*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中国行*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理事浦善新著)一书中也称为“汉中省”,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拟定的全国分道方案中称“川北道”,也没称“秦巴道”。
其二,“秦巴省”从字面上看,完全是一幅“山沟沟”的印象,不符合中国文化取名的审美追求,不利于彰显魅力。
其三,“秦巴省”找不到合适的“简称”,称“秦”也不妥,称“巴”也不妥。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将秦巴地区所设省称为“汉中省”明显优于“秦巴省”。作为汉中人,在谈及行*区划改革时,我们更应大声喊出“汉中省”,对于名不正言不顺的“秦巴省”,我们决不能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了。而且,只有我们大声喊出“汉中省”,才更有利于进一步夯实汉中成为省城的千年大计。
三、汉中成为省城的把握有多大?
汉中从秦始皇灭六国建立大一统中国始,作为当时的三十六郡之一,就是一级行*区,后经汉朝四百多年的巩固,便基本奠定了其作为一级行*区的历史地位。一直到宋朝,一直为一级行*区;在唐朝时曾隶属山南道降为二级,但很快升格为兴元府,地位仅次于长安,不久再次下诏升兴元府与京兆府长安同级,并成为山南西道治所,恢复一级行*单位治所。
汉中真正降为二级是从元朝开始的,野蛮无知的蒙元为让四川“无险可守”,硬是将汉中划到了陕西。综上所述,从秦到当前,汉中作为一级行*区的时间约为1年,降为二级的时间只有多年,前者是后者的二倍。此外,民国前期汉中曾作为的“汉中道”治所,其辖区包括陕南25县,即汉中12县(含凤县)、安康10县、商洛3县;解放初期的“陕南行*区(行署)”辖区包括陕南29县(商洛7县)以及湖北十堰(当时称“两郧”,《汉中日报》前身《陕南日报》就创立于郧阳)6县,共35县,辖区已接近于一个小省。
因此,从历史积淀上讲,汉中远比当前许多省城都有资格成为省城。而且在秦巴地区中,汉中是唯一长期作为一级行*区治所的城市,这是巴中、广元、安康(安康西城作为西汉汉中郡治很短暂且有重大争议)、陇南等城市所不具备的。
其次,在整个秦巴地区中,汉中有最大的盆地,平川地带平方公里(约占34.6%),这也是其它城市所不具备的。作为一个省城,必须要有广阔而优良的发展建设用地;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汉中是秦巴地区最适合设立省城的地方。
再次,从发展潜力上讲,汉中作为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腹地,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其“三线围绕人字轴”的交通格局(三条高速绕城而过,镐汉蓉、汉巴渝高铁人字形穿城而过),加之机场和阳安复线,交通极为便捷,且与周边地市的“辐凑”之势几近成型,这也是其它城市不具备的。此外,国家秦巴地区三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的定位,“双百战略”、副省级城市规划、宜居城市的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启动等,都将让汉中更具成为省城的优势。
综合上述,除非国家停止行*区划改革,除非秦巴地区不设省,如果设省,还有比汉中更适合作为省城的城市吗?
当前,基于不同利益纠葛,坊间对省城争议很大,其中以“巴中说”最占上风,其次为“南充说”,其实这两个版本均不靠谱。其一,巴中和南充在历史上从未作过一级行*区治所。其二,巴中山狭地险,城市发展空间和汉中不是一个层级;南充远离秦巴地区,不具备作为省城应的有“区域中心”的特点。其三,从交通上讲,巴中和南充在省域辖区交通网中不具备“辐凑”之势。
四、汉中省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关于汉中省的基本情况,当前最权威的版本为浦善新所著《中国行*区划改革研究》,其中是这样讲述的:
名称:因省会汉中平原而得名;简称汉。
省会:汉中。
范围: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和宝鸡市的凤县、太白县,甘肃省陇南地区,四川省广元市、巴中市、达州市(不含大竹县、渠县)。
区划:40县。
人口:万人。
面积:平方公里。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书年12月第一版,年10月第二次印刷。年元月巴中新设了恩阳区,加之这些年来人口的增加,如若考虑这些因素,区划应为41县,人口估计至少应在万人以上。
其次,以谭其骧先生的“全国分道方案”较为权威,其中对“川北道”是这样讲述的:
简称:梁。
范围:汉中市11市县,安康市10市县,广元市5市县,南充市7市县,广安市去邻水4市县,平武县,九寨沟县。
省会:汉中市。
区划:39县。
以上两方案中,省域辖区大同小异。和历史上的大多时候的“汉中郡”及民国时期的方案相比,更强调陇南的划入。陇南现虽属甘肃,但却属西南地区,风土人文和汉中相似,而且陇南的划入,有利于体现省城作为区域中心的特点,有利于陇南向东接轨发展,走出被边缘化的窘境。
笔者认为,在浦善新的方案中,汉中省辖区范围适中,全省各地前往以汉台区为中心的省城都较为方便,而且地理经济和文化民俗方面的一体性很强,故而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另外,该方案中其它省也极具合理性,故而全书学术价值及操作性都很强,可作为将来推进行*区划改革时的蓝本。
五、作为汉中人的我们如何争取汉中省?
汉中从元朝降为二级行*区后,多年来地位一直下降,未来如果重新设立“汉中省”回归为一级行*区,那么这无疑是一个惠泽子孙的千载难遇的历史契机。面对如此重大的历史机遇,全体汉中人当聚全力以争取,决不能认为“稳操胜券”进而“麻木坐等”,那样很可能产生意外。如何争取?要点有三:
其一,提升素质,努力工作,加快城市面貌改善,发展好汉中。省城为全省的首善之区,是省域*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不但要经济发展,还应有足够的文明程度,肩负带领辖区发展的使命,这方面汉中还远不够,需要全汉中人民努力再努力!
其二,尽快实现“陕甘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目标。此目标客观上具有推进“汉中省”设立的阶段性目标的深远意义,*府应放大声音喊出来,并可将“三市建设”作为其主要内容,量化考核,部署推进,不断上新台阶;此目标实现后,汉中成为省城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其三,纠正“秦巴省”说法,加大对“汉中省”的推介。对于“汉中省”的推介官方显然不宜,但民间及学界可通力协作,甚至可适时举办一些研讨会,时不时地发布置一些新闻,让学术界及中央主管部门能听到“汉中省”的声音。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从近百年的行*区划改革的历史来看,由于行*区划“动作过大”,触及的利益层面太深太广,属特别重大但不特别紧急的改革,所以只能在社会矛盾少、国际环境平和、国泰民安时进行。因此,笔者认为中共19大前是一个时间的观察点;如若届时没有推进,估计只能看21大了。
补记:关于行*区划改革的其它想法
其一,笔者认为既然当前的方案已推倒了蒙元的“行省制”,那么没必要再称为“省”,可考虑采用“都道区县市镇制”。“都”相当于直辖市,“道”相当于省,“区”仍为城市中的县级行*区,“市”相当于街道办,“镇”为农村基层*区。如此一听名称便知晓级别高低和城乡区别。另外,为体现中国大一统文化,在用中文表述行*区名时,不再使用“旗”和“盟”等。在行*长官名称上,称“道长”肯定不合适,称“道尹”也不妥,可考虑一律称“理”,意谓“代人民管理”,“道理”、“县理”等,与国务院“总理”相呼应。
其二,利用行*区划改革时机,逐渐废除“民族自治”制度,中国人管理中国的地方本身就是“自治”,绝非外来侵略者的“殖民统治”,没必要“理亏气短”似地搞“民族自治”。为体现民族平等,民族优待*策应改为落后地区帮扶*策,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宜再去强调和细分单个的民族,民族问题仅限于文化领域,并应逐渐从*治领域中淡化退出,所有族群包括有争议的少数民族(如艾努人、青衣人等未识别族群),56个民族以外的英裔港人和入籍中国的外国人等等,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效忠和建设中国。
其三,实行省管县后,官员晋升级别减少,有利于官员安安心心做好一方*务,有利于高层官员的年轻化,从而为整个国家带来新气象。
汉中交通示意图
民国时期调整省区方案阶段性草图
民国时期调整省区方案草图定稿
民国时期调整省区方案草图定稿中的汉中省
浦善新所著《中国行*区划改革研究》
《中国行*区划改革研究》内页中的汉中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