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紫阳茶人谭华锋从ldquo贡茶 [复制链接]

1#

从“贡茶”故里走来

——记紫阳县关南春茶叶发展

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华锋

向连才

庚子年立秋不久,当年在宣传部工作过的几支“笔杆子”相约到高桥镇关南春茶业品饮佳茗,开怀畅饮紫阳茶,采访谭氏两代茶人创业的故事。

汽车从山城出发,缓缓地行驶在川陕边境的省道上,约半小时到达权河口,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紫阳民歌。片刻,一幅激流勇进、推波斩浪般的任河漂流风景呈现在眼前。鸡鸣坡对岸层层叠叠的丰产茶园在云里雾里,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思,八百里“倒流河”的生物资源充满了神奇色彩。任河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高桥茶的天生丽质,优良品种,芽头饱满,香味浓郁。听当地村民说,这里自古以来一直是被誉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紫阳大叶袍”的重要生产基地。清代,高桥镇成为紫阳贡茶权河春分茶产地核心区域,民间涌现出不少生产紫阳手工毛尖的茶人,其制作工艺炉火纯青。

好友相聚在权河口的农家乐,品尝“紫阳蒸盆子”的美味,尽情地享受着初秋艳阳天的快乐时光,直到夜色朦胧,我们才离开权河直奔高桥镇。夜幕下的小镇分外美丽,脑海里不时浮现出微量元素硒“生命的火花”、富硒茶的保健功能以及“关南春”的创业故事。这些年来,茶叶作为健康饮品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紫阳富硒茶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到长寿、防治人类多种癌症等保健功能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原生态的紫阳茶从沉睡中醒来,走出了大山,走向了都市生活,担负着为全国人民健康服务的历史使命。“关南春”作为紫阳茶叶的标杆企业,跻身于名优茶的大市场,在追赶中超越,励精图治,锐意创新,走出一条茶叶产业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然而它却凝聚着谭氏人家两代茶人的心血和汗水。

第二天清晨,吃过早餐后,三人徒步穿越小镇崎岖蜿蜒的巷道,漫步廊桥,感受当年娶亲路上的佳人为何命名廊桥的来龙去脉。廊桥未必是给情人搭建的幸福桥?高桥镇的东河桥、西河桥两座廊桥早已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紫阳县关南春茶业有限公司。登上楼阁,沿着走廊转了两圈,视觉中浮现出回廊两侧工整的文化墙,陈列着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李胜璋创作的紫阳民俗文化摄影作品,摄影作品取材新颖,内容丰富,既有“紫阳腊肉”、“紫阳蒸盆子”、“三转弯”等饮食文化,又有任河漂流、文笔山公园、茶山对歌的自然风光,几十副摄影图片交织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凸显紫阳茶的文化品位,它犹如一道风景,一道快乐的文化大餐,真是让人大饱眼福。

关南春茶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谭华锋是一位四十出头的年轻人,外表显得忠厚善良。据好友介绍,华锋属于紫阳的第三代茶人,他为人诚实,勤于思考,不善言辞,处事低调,实事干得多,一点也不张扬。我们言归正传地进入采访,并向他说明编写《紫阳茶人》纪实文学的初心和深远意义。谭华锋似乎有点手忙脚乱,随即放下了手头上要紧的活儿,陪我们一起来到会客厅,寒暄几句便开始喝茶,喝了绿茶,接连品饮红茶和白茶。品茶说茶,醉饮仙茗,勾起了他对茶事的回忆,平时不善言谈的谭华锋但只要提及紫阳茶,话语就像闸门一样被打开了,亲口向我们讲述他和父亲两代人的富硒茶情结。

年1月,谭华锋出生于高桥镇龙潭村,年高中毕业后,他被龙潭供销社聘为售货员。当时他的父亲谭开健在龙潭供销社当主任,谭华锋做了半年时间的售货员,供销社就解体了。供销社在村民心里的形象永远是一个国营单位,它的存在给山里的群众带来了不少便利。谭开健与供销社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也和茶农结下了深情厚谊,可以说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供销事业。然而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按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的供销社已经走到了尽头,改制非改不可。改革就像医生下的一副猛药,只有改革才能让重病起死回生。改革方案出台之前,谭开健好几天都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思考着一连串的问题:不改革没有出路,但无论如何,绝不能把它改死了,更不能把供销社毁在自己的手上。谭华锋好像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于是主动报名参与供销社竞价拍卖活动,最终以15万元买下了供销社的4间房屋,总面积平方米,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随后他和父亲一起开店经营,自己主营日用杂货,父亲负责收购茶叶等山货特产,年利润达10万元左右。开店经营三年,积累了一些家底,毕竟山里头的小店还是栓不住年轻人的心。0年下年,谭华锋买了一辆中巴车在龙潭至县城一线跑出租。2年,听说外边的世界很精彩,他应邀到韩城煤矿为一亲戚老板管财务,长达一年之久,家里的私营店铺从跑出租开始就交给父亲打理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3年,谭华锋父亲办的茶厂意外失火,多年积攒打下的老底子店铺和茶厂化为一团灰烬,这场火灾事故给谭开健致命一击,直接经济损失万元。谭华锋闻讯后及时从韩城赶回龙潭,看到原先的店铺和茶厂变成一堆废墟,伤心地留下了眼泪。他猛然发现父亲的神态有些痴呆了,脸上布满了焦虑,但眼角却没有留下泪痕。父子见面时,谭开健只说了一句话:茶厂没了!谭华锋听到这句话,心里不禁隐隐发痛。他知道父亲是一个不怕失败的硬气汉,安慰他的最好办法就是筹建一个新茶厂。这次变故出现以后,谭华锋初露锋芒,渐渐地当上了谭氏茶业的主角。

谭华锋提出新建茶厂的方案,开始谋划自己的创业之路。然而建立新厂,重新起锅搭灶,困难真的不少。资金缺口大,谭华锋找亲戚借,到银行贷,多措并举,筹集资金多万元建立新厂,自新厂建立后,谭华锋在思想上有一个根本性大转弯,当初对茶叶并没有多大兴趣,在父亲长期做茶思想的熏陶下,他渐渐地爱上了茶叶这一行,毅然放弃了在外打工的想法,果断回家创业,直接协助父亲办茶厂,从事销售运输、鲜叶收购工作。经过三四年的打拼,龙潭茶厂的茶叶越做越好,产品的销量越来越宽,固定客户越来越多,一个小厂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了。7年,龙潭茶厂在镇*委、*府的大力支持下,做出了迁址高桥镇兰草村的重大决定,一个龙头企业的建立,从此揭开了高桥镇茶叶产业大发展的序幕。谭华锋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主动转换角色,挑起茶叶龙头企业的重担,成为名副其实的关南春茶业第二代掌门人和紫阳的第三代茶人。

茶叶是高桥镇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长期以来,由于粗放经营,采摘加工方法落后,茶叶销路不畅,村民们只有眼巴巴地守着茶山受贫困。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硬道理,紫阳茶业步入优先发展的快车道。7年,紫阳县*府做出了在茶叶基地乡镇发展规范化茶厂的决定,高桥镇抓住*策机遇,迎来了龙潭茶厂搬迁,圆了茶农的致富梦想。新建茶厂位于集镇周边的兰草村,该厂于7年秋季动工,8年完工,共投资万元,建筑面积平方米。新茶厂的建立涵盖全镇8个产茶村,辐射周边10多个村,茶园1万多亩。这是一个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名优茶加工厂,如何来命名这个茶叶加工厂,谭华锋煞费苦心,几天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名字,记忆里浮现出紫阳茶的故事:说的是清嘉庆年间的一个春天,金州知府叶世倬泛舟江上,舟中煮茶,品茶观光,船至焕古滩,忽闻汉江两岸,民歌悠扬,茶山风光尽收眼底。青山绿水之间,好大一片油菜花啊!知府诗兴大发,于是作《春日兴安舟中杂咏》“桃花未尽菜开花,夹岸*金照落霞。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谭华锋从这个故事中受到启迪,正式将高桥镇兰草村新建的茶厂命名为“关南春”茶业,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

新茶厂的建立面临着缺资金、缺技术和没有基地等实际困难,谭华锋积极采取应对的办法,切实解决因固定资产投资过大,造成收购鲜叶的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他给企业立下一条规矩:无论企业有啥困难,坚决不能给茶农“打白条”。一方面向银行申请贷款,另一方面向亲戚朋友东拉西借。记得年收购春茶的季节,当时厂房的手续还没办理下来,无法抵押申请办理小额信贷手续,收购资金短缺直接影响茶叶的加工生产和企业的信誉。正当一筹莫展之际,本镇双龙村好友谢世兵主动上门询问资金情况,爽快地答应将自己在外地开餐饮赚的30万元拿去作为周转,利息分文不收。这笔资金免息使用了三年多,免去的利息就达6万余元。在最艰苦的时候,还有一位名叫邹林的西安朋友,每年都要到厂里来卖茶,春茶加工时,他每年预付资金20万元,作为购买茶叶的货款,从没收过一分利息,并长期坚持春季先交预付金,然后提货结算。多措并举,最终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难题,实现了不因资金而给茶农“打白条”、不因资金而停工停产的目标。

新厂的规模扩大了,技术力量与产能极不适应,成为制约加工生产的一大短板。他本着缺技术,就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依托培训学习和操作实践,熟练地掌握名优茶加工的技术要领,训练一批制茶能手。谭华锋回忆说:年紫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李胜璋局长组织全县4家茶叶企业到四川雅安名山县培训学习,那是我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培训,看到雅安的茶园现代化水平高,基地面积大,管理科学,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觉得与自己的茶园没有可比性。通过现场培训和考察学习全国茶叶基地县的茶叶加工工艺和企业营销管理经验,使我们认清了紫阳在茶叶基地建设、加工技术、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建设花园式生态茶园的紧迫感,提升了狠抓茶叶质量、打造名优品牌的科学发展理念。

自5年“关南春”商标注册以来,名优品牌一直领跑公司的茶叶品质,公司生产绿茶、银针、毛尖等系列产品,年成功试制红茶,茶品销往西安、富平、高速路服务区,公司在汉滨、白河、旬阳、岚皋设有销售网点和加盟店,在线上畅通了微商销售渠道,关南春进入寻常百姓家。年,谭华锋正式开始打理公司。年,36岁的谭华锋担任关南春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新任掌门人屡建奇功,连续三年,年销售茶叶30吨左右,每年销售收入超0万元。关南春茶业有限公司是全县第一批获得食品企业质量安全QS认证的茶叶企业,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更新机器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推进了企业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转变。厂房面积增加到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平方米,办公用房平方米,茶旅结合平方米。企业固定职工65人,季节性临时工60余人。年至年,关南春茶业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不断飙升,年递增万元左右,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0万元。

建基地和培训管理的情景历历在目,8年10月,一场建园的战斗在裴坝村、兰草村打响了,镇上的领导亲自挂帅,镇干部全部投入到基地建设的主战场,进村入户,选择地块,平整土地,呈现出干部群众齐上阵狠抓茶叶示范园的热闹场面。领导的带头作用促使谭华锋痛下决心,他置身于茶园基地建设的大会战之中,自始至终坚守在劳动工地上,同村民一起夜以继日,同甘共苦,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新建丰产密植茶园亩,高质量地完成了当年茶叶基地建园任务。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农户的茶园管理,推进了茶园的规范化建设,公司组建了由16人组成的茶园专业管护队,免费给茶农修剪茶园,到田间地头,现场培训茶叶采摘、茶园管理技术,逐步增强了农户茶园科学管理的自觉性,为茶叶产业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年,关南春茶园专业管护队荣获全县“优秀专业管护队”,受到紫阳县*府的表彰奖励。技术培训是提高产业质量的关键环节,每年春季到来之际,谭华锋总是要提前与茶叶技术部门联系,邀请茶叶专家开展茶叶技术培训,从采摘抓起,现场培训采摘一叶一芽、两叶一芽的标准,严格分级定价,实行优质优价,分类指导鲜叶采摘,有效地提升了茶叶品质。公司统一购置茶叶专用肥,推广有机肥,禁止使用化肥和除草剂,茶园的科学化管理,实现了茶农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茶农平均亩产鲜叶收入元,最高鲜叶收购价每斤元,平均价格每斤45元。公司帮扶贫困村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几年来,公司坚持产业扶贫模式不动摇,在贫困村发展茶园80亩,配置茶叶修剪机30台,无偿投资9万元,以就业为切入点,每年安排临时季节工40人,月收入达到0元。依托采摘茶叶鲜叶和企业分红等渠道,增加茶农的收入,年至年的三年间,在贫困村平均每年收购茶叶鲜叶万元,分红最高的兰草村达12万元,最低的何家堡村为4.2万元。关南春茶业在脱贫攻坚的决战中建功立业,圆满地完成了贫困村出列任务,年11月,公司被评为“安康市社会扶贫先进单位”,受到安康市委、市*府的表彰。企业在脱贫攻坚大决战中找到了新的生长点,茶叶产能稳中有增,绿茶产能达到35吨,红茶10吨,分别占设计生产能力的35%、33%,蕴藏着较大的潜力和发展的空间。

坚持科技创新,依托茶叶技术部门联合攻关,打造茶叶品牌,不断提升关南春茶业及其名优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年公司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年公司依据市场需求制定了企业标准《关南春牌紫阳毛尖、紫阳红茶标准》;年4月13日,关南春茶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支部组织了以“专家品茗.提升质量”为主题的茶叶品鉴茶事活动。省、市、县30多名茶叶专家云集于此对企业产品进行评鉴。此次“专家品茗.提升质量”主题活动旨在贯彻执行企业标准,通过专家对该企业清洁化生产的紫阳富硒茶毛尖特级,关南春牌紫阳毛尖一级、二级茶叶的现场品鉴,依据评鉴意见对企业生产工艺技术细节提出改进意见,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年又进一步开拓市场,制定了《关南春牌紫阳白茶、紧压白茶标准》。至此公司拥有生产紫阳绿茶、红茶、白茶三条生产线,可生产绿茶、红茶、白茶三类茶叶20多个级别的产品。

关南春茶业企业9年获安康市“绿色企业”称号,年10月,公司被授予“中国质量.信誉.理事单位”,同年12月,公司被评为“年度文明诚信企业”。自年以来,关南春茶业研发的茶叶产品在中、省、市名优茶评选活动中多次获奖,其中,年10月,“关南春”品牌被陕西供销合作社评为“十佳品牌”。年获陕西省名优茶评选绿茶金奖。年9月,关南春红茶荣获第十二届“中茶杯”一等奖。年9月,关南春红茶荣获第五届“国饮杯”一等奖。年8月“关南春牌红茶荣获“中茶杯”第十届国际鼎承赛茶王赛金奖。沉甸甸的荣誉证书浓缩了谭华锋的创业故事,这些荣誉见证了关南春茶业两代人的创业史,每一个荣誉的背后都是辛勤的耕耘和默默地付出,同时也是对茶叶事业的收获。

谭华锋以崭新的姿态从“贡茶”的故里走来,迈着稳健的步伐,一直往前走。他心中有个梦想,“领导企业成为国际、国内富硒茶及相关饮品一流制造商,生产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关南春茶业即使做不了五百强,也要把茶叶事业再做五百年。

向连才,男,生于年4月,紫阳县瓦庙镇新华村人,中共*员,大学文化程度,中国文艺家创作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公务员,四级调研员。年参加工作,曾任毛坝区新联公社管委会文书、紫阳县*史办编辑,米溪乡乡长、书记,洞河镇副镇长,红椿镇镇长、*委书记及紫阳县委通讯组组长、宣传部副部长,县人大办公室主任、县*协办公室主任、县科协主席等职,现就职于紫阳县老年人体育协会秘书长、副主席。

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西安日报》《陕西农村报》《陕西*报》《西部大开发》《安康日报》等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散文《石头记》《飞来的小鸟》《无花果》《寒山寺的钟声》《茶山赋》《灯台山记》《从吊脚楼到上海滩》分别编入《中华散文大观》《中华散文百年精华》《李春平研究文丛》《诺言》《驰马畅清风》《安康风情》《安康作家优秀作品选》《人在旅途》等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中。年被安康市妇联、安康市文化局授予“书香之家”荣誉称号。出版散文集《茶乡》(陕西旅游出版社),著名作家李春平为本书作序,省文联副主席肖云儒题写书名;主编新时期以来紫阳优秀散文作品集《醉饮汉江》《茶歌紫阳》及科普读物《科普耀茶乡》《我的中国梦》《紫阳县科普系列丛书》,创办科技刊物《紫阳科技》。年以来,协助退休老干部原*的十大代表杨世银出版《巴山红叶》《襄渝往事》,编辑老体文化丛书《漫步夕阳》《紫阳县老体协大事记》。

往期推荐点击打开▼

向连才:紫阳有奇石

向连才:双石梁记

向连才:守望这片唱歌的土地——张宣强与紫阳民歌漫谈

(特别感谢图片作者,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删除)

编辑:马思维责编:徐培顺审核:钟长江

投稿:邮箱459932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