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下旬,中国气象局在京举行“弘扬改革精神奋斗创造辉煌”全国气象部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职工演讲比赛。参赛选手讲述了在气象岗位上奋力拼搏、潜心钻研、永不止步的生动故事和气象精神。本次小编选取了部分演讲文章,向大家展现气象事业发展的点滴与辉煌历程。
9月20日至21日,全国气象部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职工演讲比赛在京举行。王京摄影
★1
气象法治建设方向
齐鲁托天平握利剑步履铿锵奋楫争先
演讲/潘兵会撰文/赵慧芳潘兵会
今年是我在政策法规岗位上工作的第15个年头。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我感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日新月异,更见证了气象法制建设的与时俱进。
记得在年底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我能查阅到的气象法律法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中国气象局的4部部门规章。年起我国气象法制建设进入发展快车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施行以来,3部配套行政法规,34个部门规章,部地方性气象法规、政府规章先后出台,气象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其中,山东就出台了12部地方性气象法规规章,总数在全国名列前茅。
刚参加工作时,在蓬莱市了解到的一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因为新建的环城道路要从蓬莱观测场旁通过,气象部门紧急报告市政府,在有关部门严令停工协调期间,施工方违反禁令,开着八辆轰隆作响的挖掘机逼近观测场,妄图强行施工。面对挥舞巨齿的挖掘机,当时的蓬莱市气象局局长带领干部职工们用身体筑起一道人墙,他们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气象台站。挖掘机的巨齿越过他们头顶伸向观测场,划破了职工的衣服。被推倒的围墙上掉下的石头砸在了职工的腿上。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闻讯赶来的公安干警迅速制止了施工队的违法行为。这场闹剧以市政府责成有关单位恢复观测场原状,并严厉处分相关责任人而告终。
时隔十余年,我总忘不了老局长那又无奈、又自豪的神情。在古希腊神话中,象征法律的正义女神手持天平,代表崇尚公平绝不偏袒;手握利剑,代表践行正义绝不姑息。气象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航船,需要法制护航;气象人爱岗敬业的精神源泉,需要法制呵护;气象部门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需要法制守卫。作为气象法制工作者,我们必须托起心中的天平,握紧手中的法治利剑,让中国气象局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用法制引领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欲托天平,必承其重。记得在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一次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立法征求意见会上,有关单位对“规划部门在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实施规划许可时,应当书面征求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这一制度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草案中已经规定了相关审查内容,设立此制度毫无必要。此声一出,会场的气氛有些凝重。面对质疑,我眼前又浮现出挖掘机巨齿下气象人坚定的身影,我郑重其事地回答:“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不是气象部门一家之事,相关部门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而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气象部门最有发言权。设立书面征求意见制度,既可以有效避免规划实施对气象探测环境带来的影响,更能降低后期行政协调和行政执法的成本。”最终,省人大常委会不仅保留了这项制度,还在法律责任中增加了相对应的追责条款。这部法规的正式施行,为气象部门争取了主动权。
欲托天平,必担其责。在这部地方性法规的基础上,又于年5月确定泰山气象站、成山头气象站、长岛气象站为山东省第一批不可迁移气象台站。这意味着这3个气象站将为中国乃至全球气象预测预报提供恒久而珍贵的数据资料。今年,当我又一次来到泰山气象站,站在东岳之巅,面向苍茫云海,我更加体会到,责任重于泰山,践行始于足下。40年浩荡改革潮,中华大地发生了史诗般的巨变,令世人瞩目;40年风雨探索路,中国气象事业飞速发展,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40年飞跃万重山,气象法治建设从零起步,建成了层级分明、内容全面的气象法制体系。
改革永远在路上,开拓奋进正当时。作为一名在政策法规工作岗位上不断耕耘的气象人,我将扛起肩上的责任,向着未来全力以赴,迎接新时代的气象万千!
★2
水文气象服务保障方向
在荆楚大地护你安澜
演讲/杨夏撰文/杨夏周芳
我来自湖北,我的家就在长江最险要的地方。15岁那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特大洪水。荆江告急!武汉告急!长江流域告急!
我忘不了那天一批批解放军战士来到荆州,手挽手组成人墙,用身体抵御汹涌而下的洪水;我忘不了那天我和家人随着人流一路走着,有些人还牵着牛、赶着猪,大家眼里带着茫然与不舍,拖家带口告别故土。
不久,人流停住了,村干部告诉大家:“党中央决定,严防死守,暂不分洪!”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在欢呼雀跃,有的乡亲甚至流下激动的泪水。后来听说,是中央听取了各方面意见,特别是根据后期长江上游没有强降水的天气预报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从此,“天气预报”这个词,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八年后,我成为一名记者,有幸采访了年为中央提供预报意见的预报员——武汉中心气象台原总工程师郑启松,听他讲起那年的故事。年8月16日,长江第六次洪峰来势凶猛,已经突破警戒水位,为确保沿江人民的安全,按照既定方案必须启动荆江分洪。荆江大提上已经填埋了22吨炸药,随时准备爆破。这时,中央领导亲临荆江大堤,召集相关部门科学研判,气象部门果断给出预报意见:“预计未来24小时,全省大部地区降水不明显。”就是根据这个结论,中央才拍板决定抗洪而不分洪。45.22米,这一历史最高水位的洪峰安然过境,荆江得保,家园得救。
我问郑启松:“作出预报结论时您忐忑吗?”“是啊,忐忑不安,毕竟关系到长江沿岸所有群众的安危。但我们又充满自信,因为与年长江的大洪水相比,我们有了雷达、卫星等各种探测设备,有了多年预报方法的积累。”郑启松回答道。这种自信源自于改革开放以来,湖北气象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从年全国首部数字化天气雷达落户武汉,到如今9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个自动气象站覆盖全省,又细又密的气象灾害监测网让“雷电大风坨子雨”无处躲藏;瞄准湖北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暴雨”开展技术攻关,暴雨预报准确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种自信源自于改革开放以来一代又一代湖北气象人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水滴石穿的韧劲,铸就了气象人的精神丰碑!
湖北省气象局原副总工程师金鸿祥,他带领团队参与“七五”“八五”攻关,主持“数字化天气雷达网资料收集处理方法”,填补了我国雷达气象应用史的空白;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先进工作者陈正洪,他在十年间跋涉了数十万里路,开展气候资源考察评估,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报专著,编写了第一项太阳能预报领域行业标准,建立起第一套新能源气象服务技术体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金花,为了苦练观测技术,身怀六甲依然跪在坚硬的踏板上读取地温,一遍遍记录数据,最终挺着大肚子走上全省、全国预报测报竞赛领奖台。
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湖北气象人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如今,万里长江,湖北气象携手海事部门当好航运新卫士;荆楚大地,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保障数百万群众及时转移,挽回数以亿计的财产损失;田间地头,“气候+精准扶贫”模式,帮助全省28个贫困县的农民增产增收。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昔日的分洪区如今已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头头壮硕的麋鹿悠然自得。这份悠然与宁静背后,是无数气象人为保长江安澜,为人民福祉安康而默默坚守。
★3
气象人驻村工作方向
访惠聚征程上的气象人
演讲/娜孜曼·热苏力撰文/李冬梅闫晓娜
新疆,有天山天池,有美丽的姑娘,处处瓜果飘香。新疆,少数民族众多,是闻名的歌舞之乡。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疆形势明确指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新疆的所有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总目标,服从服务于这个总目标。作为新疆气象人,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既肩负着六分之一国土面积的气象保障服务重任,同时全疆气象部门每天还需划出三分之一的人力即近千人从事维护稳定工作,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简称“访惠聚”活动。
我所在的气象部门“访惠聚”驻村工作点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喀什地区伽师县,那里气候条件恶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漫长,春秋两季几乎每天都是扬沙或浮尘天气。没有暖气、没有空调、没有净化水;还是肝炎、流脑、肺结核等流行性急病的高发区。
年以来,余名新疆气象干部职工陆续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年更是有74个工作队,名队员自愿申请连干三年驻村工作。他们每一至两个月入驻七至十五天,与县里的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给群众送政策、送温暖、送文明。
“访民情”是对症下药的基础。工作队入驻的第一任务就是了解民情民意、采集村民信息、建立问题台账、进行风险评估。我的父亲热苏力就是其中一员,他每天都要趴在地上采集每家每户的水表数据,这些水表一般都埋在地下1米深的地方,一天下来重复几十甚至上百次这样的动作,常会腰酸背疼、目赤肿痛;我的好姐妹赵子璨刚刚大学毕业就来到这里,克服心理恐惧,挨家挨户走访,获取第一手资料;我的同事木扎帕尔每天深入田间地头,清点羊棚鸡舍,核实贫困底数。因为工作量巨大,队员们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惠民生”是落实惠民政策的举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灾害防御体系,加强精细化气候区划,引导村民科学种植;打井修路,修缮幼儿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出门看世界”夏令营;成立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地毯厂、制衣厂、养殖场和木材加工厂,实实在在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真情付出凝聚了民心。过去南疆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随处可见穿戴蒙面罩袍的女子,如今都露出了美丽的脸庞;过去南疆婚礼不让唱歌跳舞,如今麦西来甫(维吾尔语,意为聚会)重新活跃了起来,悠扬的都塔尔(维吾尔族传统弹弦乐器)重新弹起来了;过去愿意到村委会的人很少,现在村委会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大家集中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参加夜校学习普通话、科技知识,以及了解党的富民政策。
各族人民群众聚集到党的周围,夯实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我们相信,明天的新疆是一个崭新的新疆!
★4
气象现代化方向
大潮起珠江忆那飞速发展的峥嵘岁月
演讲/于晋秋撰文/李立坤杨丽蓉徐文文
我想讲一个故事。
年9月25日,广东省深圳市的天空仿佛裂开了一道大口子,疯狂地向这座城市倾倒雨水。这天清晨,孩子们依然顶着狂风暴雨去上学,7岁的小萍刚升入二年级,她穿着雨衣,紧紧牵着妈妈的手,尽管学校离家只有不到米的距离,可刚出门就已经浑身湿透了。眼看着积水越来越深,已经没过了孩子腿部,妈妈带着她加快步伐。马上就到学校了,突然,小萍一脚踏空瞬间掉了下去!原来是滂沱大雨冲走了下水井盖,只见妈妈死死抓住她的手,可是越来越多的水涌入下水井,它就像一个黑洞,吞没了小萍幼小的身躯和不肯松手的母亲。
如果,那天早晨她避开了那个没有盖的下水井,今天的小萍应该和我差不多大。这场暴雨,重创了这个城市刚刚起步加速发展的信心,却也坚定了要改变现状的决心。
25年过去了。从预警信号发布到“停课铃”的诞生,广东气象改革发展与当初那个小渔村一样,实现了从“一张白纸”到奇迹之城”的伟大跨越。
灯塔引路,省部合作,为广东气象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精心耕耘,努力积淀,我们朝着“世界先进、中国特色、广东风格”的目标扎实推进;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核心技术的突破让我们多了一份底气……坚持先行先试,勇于探索改革“深水区”,敢于“涉险滩”“碰硬钉子”。一次次变革,一步步前行,沉甸甸的责任和殷殷嘱托,都化作了“你的冷暖在我心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用心守护。
港珠澳大桥是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在八年的建设过程中,它创下了七个世界之最,被誉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但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大桥的建成,也凝聚着气象人的智慧结晶。拿铺设大桥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来说,由于大桥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要求达到普通路面的三倍,所以需要一种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使用前需要提前2天加温,施工当天再提前两小时搅拌沥青,一旦加温、搅拌完毕,哪怕只下一点雨,材料都将全部报废。为了保障大桥施工高效运转,尽可能减少天气因素带来的损失,气象人化身为大桥施工队的“贴身管家”,施工位置在哪儿,自动气象站就在哪儿,每隔三小时提供一次精准到施工区域的天气预报。
年,珠海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上惊艳亮相,已经竣工的港珠澳大桥当仁不让成为“珠海7分钟”的表演主场。在1月底珠海春晚节目组彩排进入冲刺阶段时,珠海遇上了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冷空气,港珠澳大桥上连续一周出现8级至9级的大风,阵风达到11级。烟花燃放效果,看风;无人机飞行表演,还是看风。面对困难,气象人给春晚节目组吃下一颗“定心丸”:“我们没办法让风停下来,但我们可以‘见风使舵’呀!”两天内,气象部门迅速调整出可以业务化使用的定点预报模式,满足春晚演出对风的高精度预报要求。望着夜空漫天绚烂的烟花,节目保障组工作人员发出由衷的赞叹:“气象人,你们真牛!”
四十年物换星移,风雨兼程,终有梦想绽放。今天,在这片承载着厚望的土地上,广东气象部门正在用奋斗全力交出排头兵的新答卷,用砥砺前行的勇气描绘广东气象现代化更美好的新篇章。
—END—
推荐阅读
在气象学子的心中,他们永远是可敬可爱的C位|教师节特辑“庆祝改革开放40年媒体看气象”活动在深圳启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的不仅是农事,还有他们……当音乐与气象擦出火花......你get到它的美了吗?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文章整理:中国气象报记者叶珊杉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社